节目

第7讲:如何迅速找到文中的关键句

主播: 芝士互动
最近更新: 2020-09-03时长: 11:35
满分语文阅读理解精讲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节目简介

第七讲:圈点勾画关键信息


 【重点题型】

★ 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?——(结构)

★ 写出了杨梅的__、__、__特点。——(内容)

★“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”这句话的意思是?——(中心)


【圈点勾画】画什么?

1、勾画问题中的关键词,带着关键词问题读文章。

2、勾画文中关键词句,一般勾画文首文尾、段首段尾(总起总结)、人物细节。


【关键一】勾画问题中的关键词


【文段1】

《我爱故乡的杨梅》


我故乡在江南,我爱故乡的杨梅。


细雨如丝,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。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,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


端午节过后,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。


没有成熟的杨梅圆圆的,和桂圆一样大小,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,刺也渐渐软了,平了【形状】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,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。         


杨梅先是淡红的,随后变成深红,最后几乎变成黑的【颜色】它不是真的变黑,因为太红了,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,就可以看见新鲜红嫩的果肉,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沾满了鲜红的汁水。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,熟透了就甜津津【味道】叫人越吃越爱吃。我小时候,有一次吃杨梅,吃的太多,发觉牙齿又酸又软,连豆腐也咬不动了。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,酸味还是有的,因为它太甜,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。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,才感觉牙齿被它酸倒了。


我故乡在江南,我爱故乡的杨梅。


【问题】

(1)文章是围绕哪个字来写杨梅的?

答案:课文是围绕着第一句里的“爱”字来写杨梅的。


(2)写出了杨梅的__、__、__的特点。

答案:写了杨梅形状、颜色和味道:细腻、柔软、酸甜可口。



【关键二】勾画文章中的关键词


 【文段2】

《旅行家树》


在我们居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,有两棵大树,那树的形状,不同于一般树木,它没有枝丫,没有碎叶,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面,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。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木那样向四周扩散,它只向两侧伸展,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。


非洲朋友告诉我:“这种树,原来生长在沙漠里,后来才被人移植到碧野闹市。在沙漠上旅行,当人们受到热沙炙烤干渴难忍的时候,只要你用刀子在它身上划开一条口 子,它就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为你解渴,它是沙漠旅行者不可失缺的朋友,故名“旅行家树”。   


我抬头仰望旅行家树,不禁肃然起敬。


他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,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,他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,给观光非洲的旅行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,它造福于人,并不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性格。


离开非洲时,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,移植于自己的庭院里,后来又作罢,心想: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。


【问题】

(1)作者为什么把它叫做旅行家树?

答:作者希望移植的是那种造福于人,并不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性格的品质。

(2)用___画出解释文章中心的句子。

(3)“倒莫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于自己的心中”这句话的意思是?



【课后作业】


《我爱故乡的杨梅》


【问题】

请你说说杨梅的生长过程?


【答案分析】

——端午节过后,树上挂满了杨梅。

——没有成熟的,遍身小刺;成熟的,刺渐渐软了、平了。

——杨梅先是淡红的,随后变成深红,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。

——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,熟透的甜津津。

 

评论
还没有评论哦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